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幼儿汉语启蒙成功个案之三——第三步



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也是对幼儿人格的培养

教师
史静梅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大人很希望孩子按照我们自己的兴趣愿望去做。我更喜欢尊重孩子们的喜好。有时我们教师明了孩子们的喜好;投其所好,能给我们的教学效果以很大的帮助。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李擎很喜欢电视连续剧《小龙人》,主要原因是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他长得像“小龙人”。他很遗憾地告诉我:“可惜我头上没长龙角!”他因喜欢看《小龙人》,就自己学会了唱《小龙人》的主题曲,为了鼓励他,我让他和电视一起唱,并于1993年1月,他四岁生日时,录下音给他和幼儿园的老师听,老师夸他唱得好,更像“小龙人”了!他很高兴!不过这里视频上放的,是他为自己远在美国的姥爷录的。他幼儿园毕业,上了小学一年级后,还约同学一起回幼儿园看望他们的杨老师和王老师(见照片上的二位老师)。后来老师说:当时她们感动得都哭了!
这个孩子虽然现已读大学,回母校看望老师,感恩曾给他帮助的师长,始终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幼儿汉语启蒙成功个案之三——第二步



让孩子口齿清晰的捷径
教师 史静梅
在美国教汉语,许多老师和家长朋友,最讨厌的是让孩子们学中国古代诗词。他们认为:我们大人都不感兴趣,孩子们更不懂了。一点用也没有!那么我不敢苟同,相反,我很喜欢教我的学生诵读古诗。并不仅仅因为我喜欢这些汉语的精华;而是因为古诗实在是最好的正音教材。它对我的中国的,美国的学生们,学汉语发音的帮助,太大了。我放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的1993年初李擎过完四岁生日的录音。听了这个录音,您会为一个刚满四岁的男孩子,有如此清晰的口齿感到赞叹!并非这孩子有什么特别?他清晰的汉语发音,就来源于(第一部)一岁开始训练他用普通话诵读古代诗词。现在您一定不会认为我让这么小的孩子学诵古诗,有神经病了!
所以,不管我用哪种中文教材教学,始终要保证我的学生最少会一首古诗。

幼儿汉语启蒙成功个案之三——第一步



幼儿启蒙尽可能讲普通话
教师 史静梅
这个男孩叫李擎,字沛施。是我从零岁开始对其汉语启蒙的,并跟踪到现在二十年了。这是1990年,他一岁半时的录音。从他身上,我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并用以借鉴在其他孩子们身上。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哑哑学语时,有着惊人的复制能力:我和他说话,他就讲普通话;奶奶和他讲家乡话,他也说家乡话;姥姥是南方人,就把“疑是地上霜”的“疑”,说成四声“义”的音,他也就说“义是地上霜”。姥姥叫天上的“星星”,作“心心”;他也叫“天上的心心”。
我明白了,和幼儿要尽量讲规范的语言。就避免了家乡话转换成普通话,或儿语转换成普通话的过程。从而促进孩子语言发育。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献给未来的回忆


“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周培同学三十年前题于我们同学毕业留念的照片上的话。三十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忘怀这句话。今天我们又可以送给这一百二十多人的大聚会。这美好的回忆陪我们大家慢慢地终老。这校园是我们每一位同窗永远的乐园。

是你们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



存瑞中学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致辞
同学代表 郭玉平
尊敬的母校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学弟学妹们 :
大家好!
三十年前一声再见,我们匆匆走散,那是时代的召唤;今天,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重温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这是心灵在呼唤。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改变的是容颜,永恒的是对母校与日俱增的眷恋和对同学永不褪色的思念。今天,我们在存瑞中学这片浸透英雄的热血和留下我们汗水的土地上相聚,看到母校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感谢所有的恩师:是你们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使我们不但丰富了知识,还丰富了思想;是你们教会了我们珍惜友谊和时间;是你们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是你们用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关怀。蓦然回首,年华似水,往事如烟。
母校难忘,恩师难忘!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犹在耳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终身为母,我们将永远感激你们!
同学们:玉笔写春秋,桃李满天下。再次相聚,我们最大的感触是,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同窗苦读和朝夕相处让我们结下了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血肉亲情遥想当年,我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存瑞中学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难忘的花季岁月。转眼三十年过去,我们奔赴广阔天地,青春在事业的琴键上跳跃,奏响雄浑的交响曲;生命在岁月的长河里,卷起绚丽的浪花。大江东流,流水千年,岁月无情,逝者如斯。工作变迁,生活环境的转变,手中的通讯本时过境迁。老友难聚,友情难叙,多少次梦回旧地,梦中见到同学。今天我们终于圆了相聚的梦!我们会倍加珍惜这宝贵的欢聚时光,共叙友情,坦诚相见,延伸三十年前的真挚友情,互相了解,互相帮助,让中学时期的友谊谱写新的篇章。岁月如歌,友情似海。青春梦,我们感慨万端,而值得庆幸的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鬓微似霜又何妨?事业在,友情在,与时俱进,未来的路上让我们相互为伴!
这是一次盛会,人生中一次难得的重聚。就让我们把握这难得的相聚,重叙往日的友情,畅叙非凡的经历,倾诉生活的苦乐,互道别后的思念,尽情享受那重逢的喜悦吧!同学们,友谊是永恒的,让我们把今天的聚会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祝老师身体健康,祝同学们愉快!

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幼儿汉语启蒙成功个案之二 —— 续集


由多动到少动,再到渐静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

幼儿汉语启蒙成功个案之二



多动幼儿的汉语启蒙教育
教师 史静梅
这个出生在美国的可爱的女孩,叫 Amy。生来非常好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她三岁半开始接受我的汉语启蒙;这是她四岁半时的录像(她最开始启蒙,我给她用的是《三字经》,因为我感觉美国双语的环境,孩子们说话比国内的孩子们要晚点。《三字经》句子短;让幼儿说起来容易。《三字经》句子的平仄规律,为她学会《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尽管她家庭的日常用语是福州话;也没能影响她掌握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学这首《关雎》时,已经学完了《标准中文》第一册,已掌握了二百多个汉字)。对于多动的幼儿,我们开始教他们学习汉语的时候,要允许他们动,但要抓住他们的思维,跟着我们走;引导他逐渐按你的要求去做,但要绝对保护他们愉快的心情。当我去辅导这样的孩子学汉语的时候,我发现在我去见到她之前,已经被它人弄得心情很不好了;那我就会停止这一次的汉语教授活动。只能临时改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这样的幼儿,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哄骗他,承诺的事儿,一定要兑现!也不能强迫或压服他。更不能一遍又一遍地说他们“不行!”或“笨蛋!”之类的话。否则,他的多动将更厉害;只能鼓励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不知不觉中,让其逐渐地安静下来,坐得住。这种调试活动,光靠老师和在学校的有限的一点时间是不行的;需要家长的合作,或老师长期的个别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

萧瑟秋风今又是 ______ “教师节” !



静闻江南烟雨
梅寄云水禅心




(音画欣赏)

2009年9月6日星期日

幼儿汉语启蒙教育




幼儿汉语启蒙教育讲提纲
(2005年春资料来源参考谷歌网)

我叫史静梅 。
学校给我20分钟,让我谈一点辅导幼儿早期汉语启蒙的体会,和在座的家长讨论。

为什么学汉语?
1,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主体,我们是中国人的后代,虽长期留居美国,甚至已变成美国公民;但我们仍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愿意留住自己的根。让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给后代子孙。
2, 美国人越来越重视学汉语。中国的移民猛增,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统计 200多万人在家说汉语。是仅次西语的第二大外语。
3, 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掌握汉语是应具备的技能之一。
4, 中美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AP汉语项目就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和中国政府合作创设的,中国方面负责为项目的启动提供一半的资金。
5, 我们的汉语有我们自己的科学性。1861年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罗卡(布鲁卡)发现人的脑前部,靠近运动区,是语言能力区;命名布罗卡区。1874年,奥地利医生威尔尼克,发现脑后部靠近记忆区有一部分也是语言能力区。他发现,这部分语言区才是常用的,主导语言的记忆与理解。命名威尔尼克区。最近,中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线形文字-拼音文字,象英、德、法、西班牙等文字都属此类。是威尔尼克区主导语言;而使用汉语这种表意象形文字的人,是位于大脑前区的布罗卡区主导。因汉语表意象形文字是视觉语言、说得出的声音是听觉语言。它的过程比线形的拼音文字,视觉语言,复杂得多。用汉字进行思维的效率比用拼音文字思维的效率高三倍。中国人有一种说法:人脑门大,就聪明。所以,中国的婴儿,很少趴着睡觉的。这两个不同的区,主宰不同的语言系统。两部分都开发,两部分都会变聪明。那一部分得不到开发就会退化。所以,小孩子12岁前接收英语能力强,是因他的布罗卡区还没开发好,他的威尔尼克区还没来得及退化。如此看来,我们要是不让小孩子学汉语,就关闭了孩子大脑的一扇门,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少学了一门语言,而是关闭了孩子了解世界,研究社会的一种思维方法。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汉语启蒙教育的发展。
1, 古代的启蒙和私塾教育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周易之门》发蒙,利用刑人;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刑人,教士之本也。《百家姓》 《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 《弟子规》 《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 《幼学琼林》《论语》重点学句。没拼音,老师教一句,学生读一句,从平民到皇太子,都是这种学法。通过学句,也体会了句中做人的道理。
2, 民国以后
学习西方的方法,对传统方法改革。提倡“识字教学”。从民国初,到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教学。特别是三十年代发明了汉语拼音,五十年代进一步改革。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课本每个字上都注有拼音,帮助孩子识字,学会识字才以读为主。
3, 文革以后的改革
注重阅读。以补充“识字教学”。

那么什么时间开始汉语启蒙教育好呢?
3-6岁是儿童识字最佳年龄段。
我们学校的施湘飞老师,很久以来,一直研究这个课题。她有很多的实际经验,还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在教学上,她一直是我们的带头人。她介绍有个日本朋友--石井勋,多年搞幼儿汉字启蒙研究,在东京办了多所识汉字的幼儿园。据他们从1967年开始的一项研究。5岁开始学部分汉字的孩子,智墒可达95,4岁时开始学的智墒可达120,而3岁开始学的智墒可达130。

日本的另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木村久一研究发现,如果生下来就在理想的教育条件下培养,儿童可以发展自己智力的百分之百;如从5岁开始才进行教育,就算理想的教育,儿童也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百分之八十;若10岁才开始,则只能百分之六十;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卢布姆则指出:人17岁之前的智力,大约一半是4岁之前完成的,百分之三十完成于4-8岁之间,只有百分之二十在余下的9年完成。索尼公司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井深大的说法更耸人听闻: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是无线接近于零的时候。

零岁启蒙方法
强调优生,优育。
1,面对面说话,加强与双亲的亲近,培养情墒。不要把孩子推给老人,自己的责任自己负。 当宝宝一出生,就应该鼓励母亲及早地拥抱自己的孩子 轻柔、亲切的谈话但不说“儿语” 时时处处因势利导。语言要正确、清晰 对着右耳 它与左脑语言思维相连 注视他的眼睛 他会接收语言信息以外的信息 抚摸幼儿 鼓励母子同室, 编母亲的歌,有节奏地入睡, 睡前的记忆力强 , 语言是 双向交流的 。如父母聋哑人 孩子3岁不会说话 也不懂别人的话。
2,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不让他感到是在上课。让他无拘无束,散步时说话;教识字时在家里。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意了解他的兴趣。即使孩子说错,就轻声告诉他正确的就行了。不可以说,小笨旦!你真笨!之类的话。更不能给他脸色看。否则他不喜欢的可能不是你,而是汉字。产生逆反心理就更麻烦。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他爸爸请家教,又陪读,毫无效果;忆苦思甜也短效;他想长大设计电脑游戏软件为职业。绝望之余,爸爸给他报了“电脑三维动画设计培训”班 ,结果他患了麦粒肿也不缺课,每课记很多笔记,自己搞“背景设置”“实体放样”“灯光贴图”简直是匪夷所思学习用功了,变了个人。
4, 教育方式与接收方式
心理学家根据人们接收信息的不同有效方式,将人们分为视觉、听觉和动觉的三大类。
家长要确定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类型是很容易的。问:今天你在学校过的怎么样? 观察他的反应。视觉强的孩子,会紧紧地注视你;听觉强的会一会看你左脸,一会看你右脸;动觉强的会在回答问题前东张西望。确认孩子的类型,能有效的进行教育。如:你教训孩子,动觉强的不停地低头摆弄东西。平时你可能认为他态度不好。根本没理睬你,现在你知道,他漠不关心你的同时,正在消化你的每一句话。
5,让孩子爱上图书
安排好时间,陪孩子读书的时候,集中精力不要分心: 一会接电话 ,一会灭炉火 ,一会又去处理家务, 破坏与孩子读书的亲密气氛。读的时候,不要照书读,以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向孩子解说图画 开始他只是一页一页的翻--合起来--打开看同一幅画。过段时间就可以说:大白兔在哪?大灰狼在哪?没反映就故意说错,让他去纠正。
智力投资买智力启迪性玩具 看教科电视 ;看图识字 1岁只能看图象, 看家庭成员的照片。 3岁建立兴趣 习惯 ,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3岁看大 7岁看老”,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努力培养专注力 ,有助日后稳定个性 。
-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 然后是教育, 不要让书变成课本。
-书中是艺术 ,儿童需要体验艺术, 父母应注重艺术教育。
-从媒介中受教育。
6,为孩子选他能读的书
选他喜欢的书把书放在他容易拿到,看到的地方。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爱护图书 整洁 ,不撕不折,保存看过的书。 常带孩子去书店, 图书馆 。孩子大一点鼓励他记读书笔记。 经常和孩子交流 ,启发儿童讨论:思想 艺术方面的内容, 尽量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孩子利用读物中的知识 。切不可他看他的书,大人干大人的事儿。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和大人交流了。
7,让孩子爱写字
我们不鼓励写字,一手骨稚嫩 二是如不规范笔画教成的字,日后很难改正。
但上了学就一定要写字,玩“沙地写字”“海滩写字”但不可以在墙上乱画。 可给他一个发泄的专栏 。字写得好的,要鼓励 ;不对的,一定要纠正。不注意笔顺地乱画,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写字的畏难情绪!惧怕写汉字。
8,教育孩子懂道理
7个月的孩子,就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他的要求合理的,支持。不合理的要坚决制止。让他知道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学会讲道理。免得日后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成问题儿童。
9,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2-3岁把粗浅的审美意识,输入幼儿感官。让他在娱乐中由浅入深受到审美教育。通过对“丑”的认识,提高审美力,艺术的美妙只能培养孩子对美的向往,如果孩子缺乏对丑的憎恶,往往会显得对美的理解肤浅、淡漠。因而引导他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丑和美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手段。
10, 早期教育应该从心性和人品的培养开始,而不应放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
其实,我们的古代启蒙就是注重育人,人品的培养。他培养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注重气节 注重品德 自我节制 发愤立志”。
井深大经过二十多年的早教实践和研究。他说,早期教育应该从心性和人格的培养,而不应该放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
他1971年写出了《幼儿园教育、晚矣》当时立刻遭到专家们的攻击。很快成了畅销书,仅在中国就发行二十多万册。其次,又写了《母亲从零岁开始的育儿法》并通过创建于1969年的财团法人幼儿开发协会,利用每月的杂志讨论会和演讲等,一切机会,拼搏宣传早期教育。他和许多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的人们进行讨论,通过幼儿开发协会进行实践性的尝试。从中体会到:从前的教育偏重于智力开发。只完成了一半的教育,而把精神和人格的培养给遗忘了。他又写了一本《还剩一半的教育》 。
我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研究,自己的幼儿早期,中文启蒙教育经验,还是比较成功的。较典型的有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两例,二十来年过去了,这两个孩子都成了比较不错的汉语言的驾驭者和中国文学的自学爱好者;同时他们都学会了不畏逆境,不怕挫折;培养了自我节制 ,发愤立志的性格;出生在美国的几例,他们还年幼,在成长中也表现了他们快乐阳光的小脾气。

幼儿汉语启蒙成功个案之一

中文解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生只画一幅画

小作者 史桢琮 12岁

(1岁3个月史静梅老师对其中文启蒙,3岁自己开始读幼儿读物,4岁奶奶教会他查字典。从此就开始自己阅读;良好的中文解读能力使他不但过早体贴长辈;而且从小养成了辩证的思维能力;更为他学好各门功课打下了基础。他最喜欢的人是奶奶!)

一天,有24个小时。它多吗?可能你会说:多,有24个小时呢!也可能会说:不多,只有24个小时。可是奇怪的是,不论它多还是少,它只有这么多。不会因为少而增加;亦不会因为多而减少。但这24个小时做的事情,就大无边或小无迹了。

或 许,24个小时只是人生海洋中的一滴水滴;或许,24个小时只是人生森林中的一片树叶;或许,24个小时只是人生宇宙中的一颗流星,闪,再闪,就逝了,逝 得无影无踪。但,海洋,森林,宇宙又能否抓住每滴水滴,每片树叶,每颗流星呢?不能的,不可能能的。是啊!谁都有发怵的时候,谁都有悠闲的时候。或许,人 生只是一只手,时间是一把沙,无论如何都在从你手中流走,你越是企图抓住它,它却越是和你作对似的逃跑。而你,无奈,只得让每一粒沙子都带着手中的余温, 只得让每一天都带着它曾被你拥有过的痕迹。此外,你没有办法,只得默默地数... ...


数?只是数?就这样浪费?哦,它只是一滴水滴,一片树叶,一颗流星而已。但是,一天,你可以置之不理;两天,你可以一笑而过。而一生呢?由千千万万个一天组成的一生呢?你还能一挥手,就放弃了吗?你还能0乘以几都得0吗?

我原以为,“生命”也是一个时间单位,也是手中的一些沙子,可我错了。其实,“生命”是一个价值,就像沙子上的余温,就像时间的痕迹,是因人而异的,是可以 变动的。而且,生命就像一张纸,任你涂鸦。而时间,或许就是供你使用的墨水。你可以大大咧咧地将时间一倒而尽,也可以像画工笔画一样细细地描绘在“生命” 这张纸上。直到最后,墨水用尽,只得欣赏生命。这时,悔恨?遗憾?叹息?来不及了,墨水已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你的这一张生命,已经结束了。圆满不圆满,你自己也就再清楚不过了。而自己仔细想一想,每一天 - - 也就是每一笔。其中,是哪一笔令你终生欣慰,又是哪一笔令你死不瞑目呢?

人生是画家,一生只画一幅画!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学生习作回顾



什么是幸福?
指导教师 史静梅(哈维中文学校教师)
我们哺育子女成长,陪伴他们读书上进。我们把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地满足我们的孩子。我们欣喜地看着他日渐长大,走进人生的青春… …你这颗拳拳慈爱之心和他那颗稚嫩的心碰撞过吗?沟通过吗?他是否理解你的辛苦?他对你的给予是否感恩?他体会什么是幸福吗?为什么倍受父母珍爱、衣食无忧的孩子时常会误入歧途?为什么学业有成的天之骄子会以身试法?以下是几位青春期少年读完了张洁的《挖荠菜》、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和《新世界时报》的《曾经看似幸福的生活--朋友记忆中的陈丹蕾何雷夫妇》后,对幸福的一点感受。在此与父母共享!

苦 难
小作者 李沛施(16岁)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按这个逻辑说的话,苦难大概就是幸福之父吧!我认为幸福源于苦难。因为,我们享受来到这个世界的新鲜感之前,我们的母亲曾经怎样痛苦地让我们出世。当我们在享受香甜的美食之时,我们的父亲又是曾经怎样做牛做马付出艰辛的劳动!
我认为,幸福根本没办法“珍惜”,只能“回味”。幸福根本没办法“鉴定”,只能“体会”。幸福在常理上讲,我们都认为它令人赏心悦目,可是幸福并非不夹杂任何挫折与失败。
我们认为父母和师长的关怀与教导是幸福,可是关怀与教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训斥与唾骂。挨训受骂之时的我们,只能沉浸在忧虑与恐惧之中。哪怕再多那么一丁点的思想与精力,我们也会去思考父母或师长们的话;也不会去“提醒幸福”,至少当时不会。因为在这之后,我们有无数个夜晚来自我安慰:我是幸福的,至少还有人在乎我的毛病。
高明的心理医生,可以说得心理疾病患者灵魂出窍,可却永远不能根治其病。因为,一个灵魂从来就不能改变另一个灵魂。什么都能有专家,唯独心理问题不可以。
幸福你随时可以拥有,因为它只是你心灵中的一个想法,头脑中的一种意念,而且和“年轻”一样,它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生机。
幸福既然是心理体验,那当然也就无法被“专家”所“鉴定”;而只能以心灵对其进行触摸。
这就是幸福,在人类情感与思想世界里与苦难结合最紧密的物质。


幸 福
小作者 张君萧(15岁)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想法。
每个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一个穷人觉得有东西吃,有衣服穿,和有一个地方住,就很满足了。他会认为得到了幸福;一个中等生活的人,觉得有一个好家庭,有一份好工作。可以享受平平安安生活,已是幸福;假若一个富人他觉得幸福是自己拥有一个好的公司,手下有一些好的人才,和一个出色的孩子-- 继承人。才会满足。
但幸福永远不会这么说。比如,一个穷人,用自己的努力,当上一个富人。通常是幸福的,这人觉得世上的苦也差不多尝试过一半了,这时,他们会保护维持这种幸福;一个中等人,如果努力了当上了富人,这人会慢慢享受这段幸福;当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富人了,他并不知什么是幸福,尽管幸福就在他身边。他们消费幸福的方法,是享乐,挥霍。
我想,唯一可得到幸福的方法,是知道苦难是什么?

幸 福
小作者 张诗蓉(14岁)
幸福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开心愉快的时候。在《提醒幸福》这篇文章中说到:“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所以呢,幸福也就是当我们身心愉乐时,例如见到老友,出去游玩,等等。在《挖荠菜》这篇文章说到:“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作者小的时候因为生活贫困,在偷食物时,被地主的管家追打,因此,在挖荠菜时,身心非常愉悦。因为没人会去追她,是她童年最幸福的回忆。由此可见,幸福有时豪华、有时平凡。
要得到幸福,既困难又简单。有时可以以最简单的方法得到幸福,例如挖荠菜。但失去幸福主要是因为人们忽视幸福。“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过去很远时,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另一种情况便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像《挖荠菜》的作者,她试着提醒自己的孩子们,去珍惜幸福--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
幸福是所有都想要得到的,却并不是所有的人知道怎么珍惜。作者张洁和毕淑敏通过她们所写的文章,希望下一代的人能珍惜把握幸福,珍爱生活!

写在暑假里



指导教师 史静梅(哈维中文学校教师)

辅导孩子们学中文,不仅仅只是学习几个汉字;学说几句普通话。我试图想办法让他们喜欢中文。培养他们与中国的感情。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在他们有欲望读几个汉字的时候。我更多地是培养他们乐观的情绪;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理。快乐,会对人生充满希望,无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抱着积极的态度。我期待着,他们时时寻找快乐,时时拥有快乐。

我陪伴他们学中文的时间极其有限,我试图在他们幼小的心田,种下一个“中国结”。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之旅,自己有意愿去慢慢品味中华民族的民族真谛!


酷暑中的欢乐 小作者 李沛施(中国 16岁 )(该文获首届北美“长城杯”汉语写作有奖大赛二等奖)
大家都知道,夏天是个绿树丰茂,百花盛开的季节。在夏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去游泳、爬山、探亲,还有的人喜欢呆在有空调的家里。许多人从世界各地而来也都会去南美州滑冰滑雪。总之,夏天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莫过于到碧蓝的大海里冲浪。
当然,我不会冲浪。但是我还是喜欢在浪花里飘来飘去。
我和爸爸妈妈总爱赶着清晨太阳没升起时去。其实是我爱在太阳升起之前去,因为在黑夜里行车使我感到轻松和愉快。走着走着,东边突然出现一片火红,颜色慢慢变淡,只见在树丛之间闪现出一道道金光。当我们抵达时,太阳已经升到半空了。
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下一步,就是到海边走一走,吃点早饭。
回来以后,我们把太阳伞之类的东西拿到海滩上打了个“窝”。
尤其是在晴空万里的时候,金黄的沙滩显得更加灿烂。海水和天空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蓝色,所以交接线不难看清楚。远处灯塔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海上飘着,时不时游船在远远近近的海面上走动。白云和海鸥融为一体,使这幅美妙的景色变得更加生动可爱。
海鸥像站岗似的,每一个路灯顶上都有一只。沙滩上的欢笑声不断增多,远处的游乐园也开张了!
是时候了!
我和爸爸妈妈抹了防晒霜后就下海了。
已经被晒了许久的海水还是冰冰凉。一点一点地,我也就适应了,一头钻进浪花里,开始游泳喽!
我在浪花中翻滚着,有时从上面飘去,有时从下面游过去。浪不停地打着,不给你以喘息之机。
上一个浪刚过去,还没等你睁开眼睛,下一个又打过来了。
等我被浪花折腾得够呛时,才上了岸。
在岸上喝杯可乐,歇一会儿,和爸爸摔个跤。弓步蹲裆,我们抓住对方的胳膊,“开始!”我没能够抵挡住爸爸的攻势,被撂倒了。我站了起来,又被撂倒了。我越被撂倒,我兴致就越高。就这样,我们激战了几个回合,一局也没赢。但却滚得像沙雕一样,特别是在满身海水的情况下,更满身沙土。
与此同时,因为妈妈不会游泳,所以只得穿着游泳衣在水浅的地方走来走去。过了一会儿,她走过来给我们拍了几张摔跤的照片。
随后爸爸妈妈喜欢在沙滩上休息一会儿。此时的太阳已经直射头顶,海水更暖和了,沙滩很烫,而气温也早已失去了清晨的凉爽。人也已经遍布沙滩,打排球,扔飞盘,游泳,冲浪,做着各种运动。
“嘀嘀”,沙滩边上木板道 上的模拟小火车又过来了。
“哗哗”,水上不远处的游艇飞越过水面。
“嗡嗡”,天上的小飞机又拉着广告标语飞过来了。
到了晚上,游乐园灯火辉煌。海边上很黑,但还是能被木板道边上的旅馆饭店的灯光照到一点。人们在海边上散步,小孩们在嬉戏。多数人都在木板道 上来来往往。几乎整夜都有人在外走动,人气不断。
这就是海洋城,美国马里兰的海洋城。
可以说无论从哪方面它都不会亚于佛罗里达或是夏威夷的海滨。你说呢?


夏天的回忆

小作者 张君萧(美国 15岁 )
在我的心目中,夏天永远是一个闷热的季节。但它代表了很多东西。它可代表一个学期的结束;代表了游泳的开始。但现在,这些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让我怀念的,还是没来美国的时候。那时,我是多么盼望夏天的来临。对我来说,夏天的开始不是由天气而定的;而是由一天而定的。那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因为那天一来,是最后一天上学校。在那天里,我们拿到了奖状和玩具以后,回到班里跟各位同学告别;也跟班主任说再见!回到家里的感觉是多么轻松自在啊!没有早上早起了;没有晚上早睡了;没有考试可当心了;没有到学校上课了;没有… …但是还是还有一个不用一个星期做完的暑假作业。
做完了暑假作业后,我就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开始游玩了!我们先在家里玩了个天翻地覆,我们一天睡觉起来,是吃了又玩;玩了又吃,“无法无天”地过日子。我们还可以无忧无虑地去福州市里去吃喝玩乐:我们先吃一个牛排餐;然后去福州的左海公园玩上一阵子;回家时还要到麦当劳去吃一顿。我们这些孩子嘴馋,每天借助天热的原因,可以买冰棒吃。有时大人会买一大堆冰棒放在冰箱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吃。
小时候的夏天是多么美好啊!

班级小品
小作者 张诗蓉(美国 14岁 )(该文获首届北美“长城杯”汉语写作有奖大赛三等奖)
今年是我在中学的最后一年。回忆过去三年的中学生活,真是精彩啊!现在就给大家说一次有趣的经历。
那时,我在七年级,快要放暑假了。同学们像是一只只小鸟似的,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出“笼子”。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稍微安静了一点。老师发言了:“同学们,明年就要升入八年级了。我们准备利用最后两天来表演一些小品。记住,内容必须要关于学生生活,每一个小品限时十分钟。”老师停了一会儿,又说:“我准备把小品全部都录下来,给明年的七年级看。好了,现在请大家组成一个个小组,一组四至七个人。”我便马上跑到我朋友们的桌子旁,就组成了一个七人小组。然后大家开始选择小品内容。
过了大约五分钟,我们决定要上演一个关于学生作弊的故事。我们各自选好了演员后,就要求每人把对话写好,明天再把对话修改并开始彩排。
到了第三天,我们把服装换上,便坐在椅子上等待着。第一场是关于一位同学上课打瞌睡的时候,被修理的趣事。第二场是关于上课时没笔用的尴尬情况。第三场就轮到我们了。开场时,有三个同学并排坐着在考试。突然最右边的同学遇到了难题,便小声问中间的同学:“我能看一下你的纸吗?”“可以。”中间的同学便小声回答,并且将纸往右边斜了一些。左边的同学便陷入了一番挣扎中。在他的后面便出现了一位“天使”,那便是我了,手拿金棍,头戴金圈,身穿白衣,后面挂着两个翅膀。我说:“放过他们吧!他们是你亲爱的朋友啊!”夸张的言辞把大家都逗笑了,连我都想笑。然后在这位同学的后面又出现了一位“魔鬼”,手拿三角叉,头上两个角,身穿红衣,后面挂着两个黑色的翅膀。说:“别听那个人的话,他们做错事就得受到惩罚!”于是我便说:“放过他们吧!”魔鬼说:“不要啊!”“放过…”“停!!!”那位同学喊到:“你们让我越来越头痛!消失吧!”我与魔鬼便“消失”了。最后,那位左边的同学举报了他们,老师把两位同学的考卷上画了个大大的红鸭蛋。我们的小品结束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好笑。在学校里演小品真是太有趣了。

2009年8月15日星期六

社区报到



文章来源:
于《新世界时报》2009年8月14日发表

风景这边独好!

______哈维中文学校深受没有中文背景的美国孩子,喜爱的,“中国之窗”夏令营侧记

史静梅

也许是因为今年哈维中文学校的夏令营是和哈维县政府合办的,与往年迥然不同的是前来参加的营员,绝大多数是来自没有中文背景的美国家庭的孩子。他们来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感受中国文化;来学汉语。

家长们一个个眼里充满了渴望,送孩子而来;一周结束,孩子们一个个又恋恋不舍,久久不肯离去… …

一双双,一对对在“中国之窗”新结识的小朋友,又一对对,一双双地相约成了下一周“中国之窗”夏令营的“回头客”。

是什么动力?让家长和孩子们如此流连忘返这个中文特色的夏令营呢?

第一,从小生活在学习任务松散,以玩为主的美国小学的孩子们,突然之间,悟到自己掌握了不小的中国本领:许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中文,一周之内能用中文从1数到100;能用中国的算盘做简单的加,减法;能看着字唱十首中文歌;会用中文说当天的日历;而且认识了简单的颜色系列;动物系列;水果系列;家庭系列;身体系列等四十多个汉字。

第二,他们很有成就感。就纷纷回去向父母炫耀,他们的父母将信将疑。周五来接孩子时竟拿着孩子的作业,当着老师的面验证起自己的孩子。有个叫泰迪的小男孩,特别聪明。他学得特别快,回家竟做小老师____ 教他两岁的妹妹唱中文歌;所以家长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中文,而且学习效果显著。很高兴再次送孩子参加下一周的中文生活。

第三,孩子们虽然掌握中文知识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却并不觉得辛苦;因为他们是在娱乐的活动中掌握的。大量的中国式手工制作;变幻的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新奇的中国娱乐游戏;让孩子们眼花缭乱,趣味无穷。他们不止一次大声地告诉我:“I Like Chinese Summer camp !”他想去中文学校!

也许因为最后一天的饺子是他们自己揉面,自己动手包的,他们吃得特别香;吃了一个还要再吃一个… …周五老师与孩子们的告别仪式,是用复习一周来学习的全部的内容的形式进行的。妈妈已经来接孩子了,看孩子们读得很认真,就坐在后面静静地听着。当孩子们唱完了《我的好妈妈》之后,缺一天课的莉莉问:什么是“亲亲”?还没等老师解释,她的朋友阿蕾维娅当即站起来,用英语给她解释:“妈妈下班回到家里。他工作了一天,很累了。我说请妈妈坐下,我给妈妈倒一杯茶喝;我要亲亲我的妈妈。”阿蕾维娅的妈妈刚好坐在她的身后;听完高兴得一下子把她抱在了怀里 … … 又充满感激地紧紧地拥抱老师 … …

第四,是因为夏令营由与哈维中文学校合作方,哈维县的下属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并由该方提供了安全而惬意的活动场地。许多孩子一来就喜欢上了这个场所。他们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了夏令营正常健康地进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使夏令营顺畅而日益火爆 … …

为明年的再度良性合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汉语走向哈维的美国社会群体,真正意义上打开了一扇亮丽的窗口 … …

发贴者 梅子 时间: 下午3:49 0 评论
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2009年8月9日星期日

A Worldwide Look at Natural Disasters


Natural Disasters


吴晨优一个爱心孩童,他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中国四川省地震后,他自己想出来去邻居家为地震捐款,一小时内募来七十九块全交给了哈维中文学校。
Wuchenyou
A compassion child, He is the liked at first sight good child. After Chinese Sichuan earthquake, He finds out the round trip neighbor is the earthquake donation, In one hour solicited $79 to give Howard County Chinese School.
http://www.epals.com/projects/info.aspx?DivID=inde
  1. 什么是自然灾害?What are natural disasters?
  2. 什么因素导致不同的种类自然灾害?What combination of factors causes different kinds natural disasters?
What do you do when the news warns of a big storm? In this project,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natural disasters of the world. Through email exchanges,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where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ey are most likely to occur, particularly those natural disasters common in their ePals' location.

我的天地

心灵驿站
Mind relay station
http://alicezhangying.blogspot.com/

中国结

欢迎您到巴尔地摩优秀的中文教师张晓霞家作客!
Welcome you to touch the outstanding Chinese teacher Zhang Xiaoxia family to Barr to sojourn!

http://airryzhang.blogspot.com/

可爱的老师和她可爱的学生!
Lovable teacher and her lovable student!



2009年8月8日星期六


人间哪得几回闻 ?
(音画欣赏)

http://scong242833.blog.hexun.com/27243145_d.htmll


现代生活中的博客!
In modern life blog!


1,我可以和朋友分享精神财富。
I may share the spiritual wealth with the friend.

2,我能在这块心灵的园地耕耘。
I can do farm work in this mind field.

3,也能在这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智慧。
Can also learn more knowledge in this, becomes by oneself the wisdom.




和孩子们携手走进中国文化

来源:哈维中文学校
作者:史静梅
原文在《语文报》北美月刊2007年第二期发表

低年级是中文启蒙阶段,根据教材内容,一年级我给自己规定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孩子们学中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次是中文教学;教学的内容:强调认字、写字的笔顺和正音。到了二年级,孩子们就有了一定的词汇,初步学会了造句子。我就开始对孩子们进行文化感染,培养他们学习中文的自豪感。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中文》,所以教材的内容,特别有利于引导远离中国文化的孩子们,对中文产生情感上的飞跃。

开学的第一天,我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暑假都到哪玩去了?”孩子们各自用简单的中文,讲述自己的暑假生活。有个别同学回中国了,我就请他们多说说,有没有去北京?在北京都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兴奋地说看见了天安门,长城。我尽量引导孩子说出他看到的北京很美。发言的孩子心里也美滋滋……这时,我让大家打开课本第二页。问孩子们:你去这个地方了吗?居然有个女孩儿,骄傲地告诉我:我去了,这是北京的颐和园。我说:对!这就是我们的朋友小云(课文主人公)暑假和妈妈去的地方。那么我们看看小云和大卫是怎么说北京的?开始学习第一课《暑假里》。我这样引入课题,目的不紧是要他们学会8个生字,会读课文。其实我是更想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北京!更想让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心向往之;让去过中国的同学因为自己比别人多了解中国而自豪!孩子们对中国有了感性,他才会对中文慢慢地发生感情。

由于第一课我们多聊了北京。为我们讲第二课打下了很好的伏笔。第二课是《我登上了长城》。他们已经知道了长城是北京一景。我留了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回去找长城的图片。

第二次上课,我一一请孩子们到前面讲述自己找到的长城图片:有的孩子拿来了长城的名信片;有的同学拿来了印有长城的八达岭门票;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在长城的照片;没去过北京的同学高兴地拿来了自己爸爸和叔叔在长城的照片;还有的同学特地和爸爸一起从网上下载打印了长城图片和大家分享!我们共同欣赏:长城可长啦和它的雄姿。然后,我开始题问题:长城有多长呢?我开始领读课文。读完两遍就会有绝大部分同学争着抢着告诉我:长城有六千七百公里长。孩子们经过这么一翻折腾记住的这个数字,很久都不会忘记。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达到的目的;我的目的要告诉他们长城是谁修的?他修长城是干什么用的?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专门请朋友帮忙做了一张两分钟的DVD光盘。用英文字幕介绍的长城概况;以长城为背景,中国古战场刀光剑影的嘶杀场面。来告诉他们秦朝始皇修长城的防御作用。及现在和平环境保护长城的意义。孩子们全神贯注的神情告诉我:尽管这些孩子不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但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让这些孩子一目了然,在心里,留下了长城不可磨灭的生动影像。这影像也许会指引着孩子们日后自己去探索更多更有趣的关于长城的问题。

我们《标准中文》的第五课是《学中文》。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都知道世界上的哪几种语言?生长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孩子,随意就可以说出五,六种日常生活中,不同国度的朋友们常用的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

接着我又问:那么世界上使用哪种语言的人最多?有的孩子自豪地说:中文!”对了!我说,世界上说中文的人最多,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渴望学中文我们的朋友小云,大卫和后面的汤姆都是课文中人也很喜欢学中文。还有谁也喜欢学中文呢?汤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对!我接着说,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多汉字,还会说好多中国话。我们已经成了好多人羡慕的人。我们要努力把中文学得更好!我这样说,不仅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中文的重要性;理解父母鼓励他们学中文的苦心;我更想让他们体会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中文的成就感!坚定他们学中文的自信心!

我们从孩子们的作业就能体会到:他们都喜欢画画。我们《标准中文》每一课都有一幅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为我帮了很大的忙。对我的学生理解中国文化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开始的时候,我每次讲新课前都领孩子们读图;到后来,就是我题问孩子们领着我读图,有时他们也会提一些你臆想不到的有趣问题。所以,我们课堂的气氛轻松活跃。孩子们也不觉得学中文有多痛苦。有的孩子生了病都不想缺课。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自不必说;就是一个小小的中国结;一幅寻常的剪纸;一枚随处可见的铜钱;一对微不足道的旗袍上的疙瘩扣,都无不蕴涵着中国文化的底韵。我就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方块字。学习中文,是为了走进丰富多彩又魅力无穷的中国文化。体味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我眼中的美国社区大学

_____从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视角;本文献给从美国到中国太行山义务执教和为中国希望工程工作的人们

对于一个刚来美国的人来说,比如我,不懂英语又不会开车。是感受不到美国的优越的,语言不通交通不便会使你日夜思念故乡;对于一个从来不做美国梦,却来到美国的人来说,比如我,原本生活在闹市,又有几个知心的朋友。是感觉不出美国的强大的,生存的危机,人情的疏远。会使你孤寂难耐,举步维艰。一个个迎面而来的困难,令你自叹,自怜,时时怀疑自己抉择的对错?常常提醒自己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有的朋友,就是这样打道“回”府的。

当我走进Howard Community College (在中国就是一所村办大学)开始学习英语,我的感受完全改变了!我的心被这所普通的社区大学震撼了!我不但深深感受到了美国教育的优越,更深深地感觉到了美国全民普及再教育的强大!

在中国,我从小就生活在校园中,长大又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我在省重点中学,省属大学工作多年,还曾协助教委工作,对学校情有独终。可我从没见到Howard Community College 教学设施这么好的学校。它的每个教室都有一部电脑和互联网相连,投影仪,电视,幻灯机,DVD机,教师讲课时,随手就可关启使用。大一点的教室,每个学生座位上都有一台和互联网相通的电脑。就是在学生吃饭的餐厅,和休息的走廊,都有一些供学生们上网浏览的电脑。这仅仅是美国一个社区大学而已啊!我感到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学习,真是一种享受!

在这里,我感到了美国文化的包容性。世界各地的学生聚在一起,大家都是朋友,平等相待。老师永远微笑着先和学生打招呼;老师永远微笑着跟每一个学生说话;老师永远耐心地解答每个学生的问题。我不知有多少学生在这里学习,我只知道自己早晨九点半上课,如果我八点四十分到校,我就一定在三个宽阔的停车场找不到停车位。还有部分学生是坐公共汽车,走路或搭别人车来学习,不用开车。然而,一整天课上下来,你在走廊里看不到任何垃圾;厕所永远是干净的;庭院,草坪也永远是整洁的。除了一两个清洁人员外,其实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在自觉维护这里的卫生。因为这所学校所在的城市Columbia 就是一个以保持自然生态风光为宗旨的乡村式的城市。这里没有水泥丛林的喧燥,只有自然的恬淡和宁静。这里的居民都有良好的公共卫生素养!

因为我长期在中国的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所以我对Howard Community College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严谨和高效,十分敏感。

在这里,所有教室和电脑实验室(中国叫机房),从早到晚不停地有不同的班级上课。不但各个教室有电脑,而且学校还有专门的电脑实验室,供全部学生上机练习英语的听,读,写。每门课都有一定的上机时间。课余总是有机房免费向学生开放,并有相应的人员管理或义务为学生辅导功课的老师,在这里。供学生复习,练习或完成作业之用。在机房给学生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__Julie 老师,她中等年纪,给人感觉她总是充满活力,又精干又漂亮。她总是耐心友好地接待每一个来机房上课的学生,无论英语好坏,无论老少,无论种族。在她的课上,就让人感到这里永远是春天!许多以前从不摸电脑的中老年学生,都在她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脑,喜欢上了电脑!

来这里读书的每个学生,无论老幼,都有一位老师专门负责你的学籍,学业管理(中国叫辅导员)。这些老师多会两种以上语言,我的辅导员____ Sara 。熟练三种语言。她是一位充满爱心的美国女老师,可我尽情地和她用中文交流。她告诉我她的中文就是14岁的时候,每周日在这里华人办的中文学校学的。别看她天天不跟着我,可我的学习情况,她了如指掌。常常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重要的建议和帮助。她是我们的导师,她也是我们中国学生和西班牙语学生的朋友,大家都很爱她!

学校为了方便中国,南美洲各国,韩国等人数较多的外国学生来注册学习。还特地在办公室,学生活动中心等地方安排了中国,韩国等地来的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我刚开始到这里注册,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中国老师___ Chuni 帮助了我。她后来成了我们所有中国学生的主心骨。谁有什么事?自然而然就会去请教她;她总是不辞辛苦,尽可能地去帮助每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她就是学校给我们中国学生开的窗口。她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方便。

我走进这所学校学习,已经四十多岁了,记忆力明显减退,自己也觉得如果在中国,我该考虑退休吃老本儿了。可我认识了我的同学,Ruth, Brenda, Nang Bu才发现自己太羞愧了。她们分别来自南美,韩国,和缅甸她们和我一样在自己的国家没学过英语,她们和我一样是在Howard Community College开始学ABC… 的。可她们都已经是十七,八岁孩子们的外婆和奶奶了。她们有的六十八,九;有的已经七十岁了。她们顽强,刻苦的精神成了我学习的榜样。也就是在这里,我认识到了我是多么的年轻。和她们比,我可以有三十年的学习时间。每当我想气馁的时候,看到她们,我就又振作起来,咬牙面对困难。 Ruth,总是那么精神钁烁,她不但学习努力,而且她还有一份收入很好的按摩工作。我最喜欢她做的墨西哥食品,她也喜欢我做的中国北方饺子;Brenda略显憔悴,但她总是热心的公益活动的张罗者和发起人; Nang Bu到是很文静,上电脑课的时候,她特别喜欢和我坐在一起。她告诉我她的爸爸曾去过中国。她对我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说实话,多数时候,她们的考试成绩都比我高。作业完成得比我好。而且她们上课从不迟到。她们是我生活中的“愚公”。暑假我们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互相留联系电话,依依不舍;因为我们都成了好朋友。在这里,我也有一些豆蔻青春的小同学。如小杨,小刘等,他们都是十八九,二十啷铛岁,在中国都是娇贵的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穿不愁的孩子。但是在这个学校里,他们不但积极上进自食其力,而且也很善于和同学相处。不但自己养活自己,而且自己给自己挣学费。课上他们是优秀学生,课下他们又是最棒的雇员,回家还是真正为父母分忧解愁的好儿子。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中国独生子女自以为是,自私懒惰,唯利是图的影子。

所以我感觉美国的教育强大,并不是这里有一些世界最好的大学;并不是这里大城市里有好的重点中学;也并不仅仅是看到了一个普通社区大学严谨高效的教学管理和世界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我感觉美国的强大,是她教育的实力,一个从城市到乡村均衡优越的教学设施;一个全民真正重视教育的社会意识;是我亲眼看到了在这个教书不育人的国度,看似自由松散的校园里,她让老年人变得年轻自信;她让年轻人变得成熟自强。她让她的学生们积极地独立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在这里,我真正深刻地感觉到了美国全民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再教育能力的强大!

史静梅2007年春于马里兰

出生在美国的5-8岁的孩子, 两个月掌握500个汉字不是神话!


来源:美国华星汉语学校   作者: 史静梅 (原文在大华府《北美中文网》发表)
在国内上师范的时候,教学法老师教了不少能马上在课堂上用的方法。可是五年的师范下来,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的pedagogy是什么。字典里解释 pedagogy为教学法,但在马里兰大学教育硕士课程中却是把pedagogy作为教育的哲学根基,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的方法,教育的最终目标的统 称。在国内时,不管是我在读的学校,还是即将就业的学校,注重的只是我们这帮年轻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却没有费力去问我们的pedagogy是什么。可能 是在那个环境下,好的考试成绩以及更高的升学率就是默认的指导思想。
拜读了曾在中国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的美国华裔小学生家长高钢的文章《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颇有感触。高先生文中这叫作业吗 ? 一看儿子 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 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 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 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 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 ? ” “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 ?” “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 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分明是竞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 ! 而此时,我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 和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 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 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 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 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 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 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 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高先生的文章,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高先生的献身说法,我感同身受我也认识一个和高先生儿子年龄相仿美国受教育的孩子这孩子也重复着高先 生儿子的生活他的作业也一次次受到同学的欢呼也一次次被老师收藏为了辅助他搞清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他曾买下了一家中国店里的所有关于 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文影带(其实早已没人租借这些过时的带子)又去美国图书馆借来关于二次大战”的英文影带对照着看客观的分析看着他能用哲学的 方法思考孩子的父母内心对美国老师无限感激然而就是这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SPECIAL”的孩子一到考试就败北孩子和家人都很受挫折
我也认真地帮他查原因我认为孩子在接受美国教育的过程中变得开放宏观,大气;但他也放弃了中国教育的认真扎实和一丝不苟许多该掌握的他没 有记住所以如果计算器没电电脑出了问题图书馆关门就不能完成作业了所以一到考试就不POPULAR”了在我童年就已经懂得了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是吸取古代文化遗产中有益 的、精华的成分,为现实服务。一切文化艺术都是在继承、借鉴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洋为中用”,就是学习一切外国文化成果中有益的东西,大 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为丰富发展中国的文化服务。各民族的文化之间从来都是互相吸收共同发展的。
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利用暑假班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星汉语学校”用三锐公司”提供的教材搞了一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学实践我们吸取中 国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和美国教育的教学方法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把二者兼容并蓄融为一体
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们让生在美国5—8岁的十几个孩子熟练掌握了500个汉字孩子们不但会认读而且能准确领会字的含义达到内化融会贯 通变成他们自己灵活掌握的知识孩子们在学会这500字的同时也学习了宇宙形成自然万物和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她五千年的历史而且不用家长帮助孩子 学习不用家长督促反到是孩子们追着家长提问题课下孩子自己主动到家里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览许多生长在中国的父母竟不知三皇五帝是谁? 我们生在美 国的孩子兴奋的教爸爸妈妈有的孩子天真地告诉我老师我的中文比爸爸妈妈好孩子们也终于明白旗袍”不叫唐装”他们知道清朝”和唐朝”的不 同看到孩子们的飞跃我们不得不相信__出生在美国的孩子两个月学会500个汉字不是神话如果您不相信您可以到华星汉语学校来看看 !

本文2007年5月又一次被《三锐华文教育网》刊载

http://www.oksunrise.org/ganwu/5.html

2009年8月5日星期三

海外低年级中文比较教学法尝试




哈维中文学校 史静梅

通过文化比较拉近美国孩子与中文的距离。克服生长在美国的孩子们对中文的陌生感。引导出孩子们的同感,从而激发学习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心理学著作在关于思维过程方面的论述指出比较是思想上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人们学习知识、感知事物的过程,也是比较存在的过程。对于不同的知识或观念,人们总是首先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比较、决定取舍,然后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进而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观念。如阿尔特巴赫所说:比较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是一种需要运用审慎思考与分析来使用的工具。”
一、国旗,国歌,国徽比较
国歌,国旗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象征;在美国每天早晨上课之前,孩子们都会用右手摸着自己的心,庄严地宣誓:“我效忠于美国国旗 … …以,每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最熟悉的就是美国国旗,国歌和国徽。
了解了孩子们这一学校生活经验后,当新一班小孩子走进教室坐定后,我们就给他们放中国国歌,问他们:谁知道这是什么音乐?也许时值北京奥运会刚闭幕,两个班,5368岁的小朋友中,竟分别有四,五个人骄傲地知道这是《中国国歌》有两位还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我们又给他们放美国国歌,我们提的是同样的问题:谁知道这是什么音乐?这时,所有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我们让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美国国歌。就在孩子们兴奋起来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和美国都有国歌。增强孩子们的印象,找出她们相似之处,如中美两国的国徽,国旗都象征着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中国国歌和美国国歌都很激昂,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歌,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独立,不受外来国家统治而写的。相似的版图面积,相同的北半球,相同的一年四季,和不相同的人口特点。让孩子们初步对他们不熟悉的中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用孩子们熟悉的文化知识去对将要学习的文化知识,产生亲切感;尽量消除他们对中文的陌生感。为他们学习中文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
二、节日的比较。劳动节,国庆节,新年及日历的比较
开学一周,就赶上了美国的91劳动节放假,孩子们都知道 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劳动节。我们就告诉他们:中国人也有劳动节,这一天他们也放假。但不是91日;而是每年的51今年914日是中国的“中秋节”。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中秋节”时吃月饼。我们就告诉同学们:中国人不但用公历也用农历阴历。而美国只用公历。公历和农历相差一个月左右。今年公历的914日,是农历的815日。还有中国人祖祖辈辈过的新年都是农历一月一日,所以中国人的新年,要比美国人的新年晚一个月左右。另外,韩国日本等国历史上也用中国的农历,他们也过“中秋”“新年”和中国相同。所以美国人,又称我们的“新年”叫“亚洲新年”。同时,也让孩子们理解美国人叫我们“亚洲人”并不仅仅因为我们都来自亚洲,也不仅仅因为我们都是黄皮肤,还因为我们有相同的文化传承。这样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的灿烂文明。为自己能学中文而感到自豪。
上了一个月课后,到了101日,我们又告诉孩子们10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美国的国庆节是哪天?孩子们纷纷说:“是74日,就象劳动节,中国和美国不同。”他们不但会比较了,而且会举一反三了。
三、从《小猫钓鱼》中的生字“哥,弟”到中美称呼的比较
我们学到《小猫钓鱼》时,遇到两个生字,“哥”“弟”。我们没有直接去讲:“哥,弟”的意思;而是先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称呼的不同习惯:中国人不直呼其名为礼貌。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讲究“长幼有序”和“孝”。在中国,较长辈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受到年龄较小的人的尊重。这体现在年龄较小的人不可直呼年龄较大人的名字,而叫称呼;年龄大的人可直呼年龄小的人名字。女儿,儿子要孝敬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要孝敬爷爷,奶奶。晚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也叫称呼。晚辈要无条件地听长辈的话;反过来,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字;就是同一辈的“兄弟姐妹”也要“长幼有序”。哥哥,就要象哥哥;姐姐,就要象姐姐。他们的为人处事既是弟弟和妹妹的楷模,也是爸爸和妈妈的好助手,所以也受到弟弟,妹妹的尊敬和爸爸,妈妈的重视。特别是家里的第一个儿子女儿会直接受到爷爷,奶奶的特别疼爱,受到爸爸,妈妈的特别教育,因为一旦家庭有了变故,他们就得帮父母挣钱养家或直接顶门立户成为家长。所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岁月,中国人一直把“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分得很清楚;这也是中文里有“哥”“弟”之分。弟弟,妹妹也要叫他们称呼,不可以叫哥哥,姐姐的名字。弟弟,妹妹要听从哥哥,姐姐的话。因此,中国人喜欢冲大辈儿;也喜欢以老买老。相反,美国文化中没有“哥,弟”之分;都叫“Brother”。也没有“姐,妹”之分;都叫“Sister”。因为美国人不喜欢自己年龄大,年轻人会受到欢迎;特别是女性更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问成年女性的年龄在中国是出于礼貌,年龄较小的人惟恐自己对长姐失礼;在美国就是太没礼貌了!怎么会问这样没礼貌的问题?而关系较亲近的人都喜欢别人直呼其名,或叫他们的昵称;在学校,老师最不喜欢亚洲人叫他们“老师”。总是纠正亚洲学生:“叫我Jenint!”而在亚洲长大的成年人,直呼老师的名字,开始总是叫不出口。因为在亚洲历史上老师也是同样受社会尊重的人,不可以直呼其名的。
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不同称呼习惯;我们再来认识“哥,弟”这两个生字。孩子们就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区分和记住。下一次课听写这两个字时,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写对了,没有混淆的。
四、生活习俗的比较《狐狸和乌鸦》
中国,美国对乌鸦的不同态度,在对孩子们进行文化比较的同时,让孩子们明白,人的成功或失败,聪明才智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培养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学习到《狐狸和乌鸦》,先领着孩子们读一遍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后;用中国,美国不同文化对乌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作为本课的“导语”。目的是让学生们理解,乌鸦上了狐狸的当,并不是乌鸦太笨,脑子不聪明;而是乌鸦心理素质和性格方面的原因:她太过于喜欢别人赞美了。
我们告诉孩子们,中国人不喜欢听乌鸦的叫声,认为听到乌鸦的叫声,一天的运气就会很糟!而中国人喜欢一种长得很象乌鸦的另一种鸟“喜鹊”。因为喜鹊不但比乌鸦会搭房子,而且叫声很好听。中国人看到喜鹊听到它的叫声,会认为,它给你带来喜讯。会有好运气!然后我们把乌鸦和喜鹊的照片给孩子们看比较它们的异同;我们在美国,没见到过喜鹊;但发现美国人很喜欢乌鸦。他们认为乌鸦很聪明能干。乌鸦也和人们同处一所。住在马里兰每天都会看到乌鸦听到乌鸦鸣叫。美国人认为乌鸦聪明能干,是有科学依据的;乌鸦不但创造了《乌鸦喝水》的奇迹。它们也会趁人不在,打开层层迭迭包裹着的食物,美美地偷吃一顿。它们还会嘴里叼着核桃高高地站在公路上的电线上(给孩子们看照片),等有汽车开过来,它就会抛下核桃,等汽车把核桃压碎,开过去;它就会飞下去吃核桃仁儿。(孩子们都很惊奇!)我们又告诉孩子们,在寒冷大加拿大,乌鸦发现明亮的路灯很温暖,是睡觉休息的好地方。可这太阳能控制的路灯到了太阳出来,就不亮了。也就不温暖了;乌鸦就用乌黑的身体,盖住路灯上接收太阳光的小孔。让路灯又以为是黑夜来临,重新明亮;它就又可以趴在路灯上取暖。这时的孩子们都为乌鸦的聪明能干而逗得哈哈大笑!然后,我们抓紧机会问:乌鸦笨不笨?“不笨!是它喜欢听好话。”孩子们大声回答。我们说:对!做人决不能象乌鸦那样过于喜欢别人赞美。没有了清醒的头脑,就会做错事。
五、同一课文故事《小猫钓鱼》,不同版本的比较,扩大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孩子们灵活领会故事的主题思想;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打下伏笔;
在我们学习完故事《小猫钓鱼》后。我们就找来不同版本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和不同年代的电影,动画片给孩子们阅读和欣赏。最高兴的是我们找到了1952年中国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方明导演,舒秀纹配音的《小猫钓鱼》,我还告诉他们:你们的妈妈和奶奶以前看的就是这个《小猫钓鱼》动画片。尽管它是黑白的又远离孩子,孩子们仍然看得很认真;因为他们很愿意随影片一起体验自己妈妈和奶奶的童年,它又离孩子们很近。我们让孩子们比较这些故事的人物,情节的异同;认识不同的年代的说话和发音都有一些变化;让他们自己体验不同人讲的故事;不同年代的电影,动画片为什么主题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一代传一代的特点。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在讲一个相同主题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我们的教材是从大海一样的中国文化中选来的一个故事。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学过的故事,试着跳到这个海里游一游。他们就再也不会感到“Chinese”远离自己了。
我们讲《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做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展示比较了各种植物种子不同的离开妈妈的方法。我们感到这篇课文,具有科普性,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们来说较难。为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要求孩子们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植物。说一说它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它靠什么办法“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的?(要求下一节课要拿图片站在前面,给大家演讲)孩子们准备得很认真,演讲得也很成功。这件作业,使很多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有两个好动的孩子演讲成功后,上课再也不和小朋友小声说话了。
六、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白菜的故事》中的动物生活宗旨的比较;让孩子们自己认识到“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白菜。”
在我们从中国成长的六十年代的人中,我们的少年时期,给我们的世界观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学会了辩证地认识事物,和辩证地去处理工作。我们选用比较教学法,也是源于辩证地认识中国和美国的优秀文化。在我们六十年代人的生活经验中,大部分人少年,童年,或青年都有过到艰苦农村生活的经验;这段生活经验可以说使我们受益一生!“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白菜。”是我们这一代人,人生的根本原则。它教会我们笑对人生中的一切磨难!它能让我们永远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当我们和孩子来到了老山羊家,我们就和小白兔一起熟练地种起了白菜。我们把少年学的农业知识,和美国孩子在家帮大人重花种菜的经验,以及老山羊,和小白兔,小灰兔的生活融为一体。我们又做了白菜成长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又给孩子们介绍了中国人培育出白菜,白菜曾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菜肴,鲁迅在《滕野先生》中褒奖的胶菜即是山东青岛的著名特产,当年的胶菜物以稀为贵,运到南方被商家用红头绳系住菜根招摇销售。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对大白菜钟爱有加,我们给孩子们看他的《辣椒白菜》图,他题词: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从此,大白菜得到了菜中之王的美名,象征纯洁的白菜常是中国的艺术家雕刻,绘画的主题。我们还把收藏在台湾故宫的,瑾妃的嫁妆“翠玉白菜”的照片和当代中国的羊脂玉雕白菜的照片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体会中国老百姓的大白菜情结。
通过比较,孩子们深切的感受到:“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白菜。”一些孩子表示愿意学小白兔,回家帮妈妈做事;不学小灰兔,“什么也不做。”甚至有的孩子告诉我,我妈妈的朋友送给我们的菜,过几天就吃完了;我和妈妈一起种的菜吃完了,还会长出新的菜。
七、中文和英语相关语法的比较
中文语法,和英语语法不完全对应;用解读英语语法的办法,会让孩子们走进迷宫。对语法困惑。在给低年级的孩子们讲语法的时候,我们只是用和英语相关的词解释“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宾语”。如果用中国老师讲语法的方法,小孩子们容易掌握。我们发现有些英语不好的中文老师带出的学生,反而比英语好的老师带的学生病句少。所以我们强调不是所有的语法逻辑都可以在英语里找到对应的东西;孩子们学中文的同时,就要学着用中文思考。孔子学院的崔建新教授,在给我们教师培训时就明确指出:“把”字句,“被”动句在中文里很重要。而英语里就没有“把”字句。
八、中文和英语的标点符号的比较
记得有一次,我们的同事上课,给孩子们教拼音。她在黑板上认真地画了四线格,领着孩子一笔一画地写拼音字母。孩子掌握不好位置,一位家长在课堂上指责老师:你画两行,三条线就行了。英语学校美国老师就画三条线。这位善良的老师迟疑了一下,很为难。我当时正在这个教室帮忙,看到这种情况,就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您对老师有不同意见,我们下课讨论;现在老师教的是汉语拼音,按要求就要画四线格。汉语拼音不等于英语字母,不能画三条线;就象英语不等于法语;它们虽相近,但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内涵。”也许这件事对我的刺激较大;所以,我很在意不让孩子们在家长的误导下把不同种语言的相似之处混淆。
英语的标点符号中,有些是和中文一样的,如 , “” : ?等 。 但我们教学中通过比较要强调它们的不同之处,特别是使用率最高的“。”,不然他们的造句永远点着英语的(period)。
九、汉语量词与英文用法比较
中文的量词是汉语多种类型词中的一种,运用非常普遍,大约有500多个量词。除了表以外,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习惯搭配。正确认识量词;准确翻译汉语量词,在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中没有像汉语这样的量词分类,但有类似的用法和修辞结构,如quantitive determinatives(量词限定词),portative(量词),quantifiers(量词)。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例如,教材中的词句,一去二三里左一片(耳朵),右一片(耳朵)” 其中的是数词;是量词。这里数量词的用法在中文和英文文字中是相似的。但是,中文里的量词用法远不是这么简单。中文里说一只羊一条牛一头猪,这里的量词各不相同,但意思差不多。而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的复杂用法,常常使孩子们感到难于掌握。我们在量词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先给学生们做一些汉语量词与英文用法的比较,然后引导学生们和老师一起说出大量的量词。例如,们把许多性质不同、但形状大约都窄而长的物体都以计量。例如一条河;一条路;一条水渠;一条隧道;一条船;一条围巾;一条毛毯;一条裤子;一条裙子;一条黄瓜;一条丝瓜;;一条绳索;一条项链;一条鞭子;一条辫子;一条蛇;一条鱼;一条尾巴,……等等。目的是让学生们在学这个量词时能与形状窄而长的物体联想起来,以利学会这个量词。当然也有例外,有同学就说一条铅笔。这时我们就告诉同学。并非所有条形的物体都用量词。像铅笔就得说一支铅笔,这是习惯搭配。另外,也有把量词用在其它的名词中;比如,一条建议;一条规定;一条纪律;一条指令;一条法律;……等等。这种灵活多变的用法,是语言的特性,只有多学,多记,积少成多才能学好中文的量词。  
十、一,二年级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达到巩固生字生词的目的 这是所有教中文的老师都常用的最有效的办法。
幸好一二年级孩子们学的字不太多,我们都了如指掌。所以每当孩子们学一个新字,我们就可以随口把他们学过的同音字(饣 石 十),形近字(亠 宀 冖 穴)复习比较一遍;既有利于孩子们辨别区分,又增强了记忆。时间久了他们自己都会比较一番。
十一、同班同学造句,书写的横向比较,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在美国学中文。孩子们能认字就行了,会不会写无所谓。会认字将来能打字就行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听写几十个字他们都会写,如“睡”“吃”字。拿起书都会读。但造句时用到“睡觉”,他们就都会问:老师,睡,怎么写?吃,怎么写?同一个字,他们又都不会写了;我们认为,写字也是童子功好。如果一旦掌握,一生受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变了我们教材上要求的:造句(可以请家长记下),凡是我们班上的学生,都必须在完成写生字后,自己亲自写造句。不会的字家长可以告诉他,但必须自己写。不可以家长代写。每周我们都会花时间在班里把全班上次作业中造的句子,读出来和全班同学分享。遇到精彩的句子,当即点评,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我们认为一,二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标志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学过的词,说出精彩的句子;遇到病句也给全班同学讲明,错在那里?同学们最兴奋的就是我们当着全班人读他们的造句。
大约第四册快学完的时候,有家长开始来学校告诉我们,说他们的孩子很喜欢写字。我们于是在班里进行了个小调查:大约85%的孩子喜欢写中文;10%的孩子不讨厌写中文,也不喜欢;5%的孩子不喜欢写中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喜欢写中文呢?因为在一开始上课时,我们并没给孩子先讲字怎么写?我们先让他们了解了中国后,用欣赏教学法给他们讲了汉字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欣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陶冶学生对汉字的感情,使他们在写生字的时候,能够享受书写的乐趣。欣赏教学最高目的,能切实行,使学生对汉字书写的情感,意志和理智,透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换句话:我们骄傲地告诉我们班的学生,现在美国学中文的孩子很多。但象我们班这样会写汉字的不多。象我们班的同学,想写什么?就能写出什么句子的。更不多了!能写中文的孩子少,那就说明我们的本领大。我们就是这样给他们自信!让他们自豪!让他们喜欢书写汉字,写好汉字。每一节课,我们都会选出写的认真工整的生字,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用书写的横向比较,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孩子们常常告诉我们:我妈妈说我写得字,很好。
当然,要求学生写好汉字,我们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老师不但不能说错别字,不能写错笔顺,而且要一笔一划地示范给孩子,怎么写?怎么把握间架结构?老师写的字让孩子们信服,他们自然就会按你的要求去写。
十二、中国和美国学习环境的比较,让孩子们理解中国小朋友的生活;达到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教材中课文和课外阅读里涉及到的,和美国孩子们生活不同的因素,要比较。让孩子们理解中国小朋友的生活;达到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比如教材中课文和课外阅读中的远离美国孩子们生活的因素:《捞月亮》《井底的青蛙》里的“井是用来干什么的?”。美国的孩子们只熟悉水管和饮水机;而中国除了城市里有自来水外,广大农村人的饮水仍然离不开“井”。当代影星章子怡的成名作《我的父亲母亲》就是讲述的发生在“井”和“学校”之间的故事。《毛毛数牛》里的“毛毛为什么和他的牛可以在路上走?”美国的孩子只知道“鹿”会出没在公路上。在中国毛毛可以骑在牛背上在路上走?要给他们解释一下说不定会让孩子们感到更有趣。《美丽的公鸡》《我家两只鸡》里的“公鸡怎么催人早起?”美国的孩子只熟悉鸡是用来吃的。他们在农场也许会看到几只鸡。我相信带他们去农场的大人,也许很难想起自己的孩子还不知道: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鸡还有更大的智力功能。《整天唱歌的蝈蝈》里的“蝈蝈是什么?”美国人喜欢养宠物,特别是“狗”。但喜欢养“蝈蝈”的,肯定没中国人多。一般的中国百姓,不知道蝈蝈唱歌的很少。《埋蛇的孩子》里的“孙叔敖长大以后,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后人称他为楚相。他的最大好事就是辅助庄王振兴楚国,兴修水利,造福人民。他主持兴建的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芍坡”,比秦国的“都江堰”还早二百到三百多年。《铁棒磨成针》里的“铁棒是什么?针是什么?上课的时候,李白怎么能从教室溜到外面小河边玩?”中国的幼儿,在幼儿园时,老师会教他们“缝纽扣,洗手绢,洗袜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女孩,还会和大人学绣花。因此,大多用过针。我曾调查过,美国生长的两个班的四十多个孩子,只有两个孩子见过针,知道针的用途;也难怪,这里的孩子既不用穿缝补过的衣服;也不用自己洗袜子。说到铁棒,谁都说不知道是什么?有何用途?中国古代书塾和美国的公立小学,相差得也太多了。这些也许不重要,也许不影响识字;但无论如何,有的时候老师多说一句话,也许就会多打开孩子们心灵的一扇窗。
我想现在大家已明白,我们就是昨天晚上郑教授说的那种钻牛角尖的老师;不同的是:我们的学生不但分得清助词“的,地,得”而且也喜欢中文学习。多年的海外教学实践和琢磨,让我们感到海外低年级中文教学这一块,非常有琢磨头。低年级是孩子中文学习成长的基础阶段。基础的正确牢固与否,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好坏和抗震强度的大小。
我们的原则就是在教学中,给幼儿心里种下“爱”的种子。“爱”谁?爱中国文化!爱学中文!我们每节课的举手投足都关系到十年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海外中文教学中,通过对中国,美国不同时间、地缘或社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对中文的理解,获得汉语教育发展的参照。是我们近期中文教学方法的一点尝试。也是我们近来进一步赢得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的一点收获!
本文于2008年12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第七届年会上研讨发表,其教学方法,和作者的教学理念,深受《马立平中文教材》的编著马立平博士本人的认可和好评。
相关网页连接:
相关图片连接:

美国巴尔地摩国际学校简介:
美国孩子天天学中文!
主注解:做为我们当地中文学校的校刊主编,我在本期的校刊选稿时,发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本文介绍了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地摩全封闭中文班的教学情况。据博主进一步了解,这个中文班附属于巴尔地摩国际学校。班上学生均为没有任何中文背景的美国孩子,所有的课 程都采用全封闭式的中文教学。本文作者为中文班教师史静梅女士。为了尊重原作者,本文文字未做任何改动。有意来美国教中文的朋友们可做参考。

纯粹的美国孩子 真正的汉语认同!

评论显示不知何故出了问题,想回复的留言没法弄。先致歉意!

一,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是孩子们学好汉语的前提

张晓霞老师和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亲手把一个四壁徒墙的教室,装扮得“温馨”,“亮丽”,而“中国”。我只记得第二天一早,一群五岁的,没有任何中文背景 的,纯粹的美国孩子走进我们的教室,就喜欢得不得了。我们的教室“温馨”,是在这小小的房间里,有写字园地;读书园地;上课园地;作业园地;还有一个供孩 子们“过家家”的“橱房”和“游戏中心”。我们的教室“亮丽”,是走进来的每个人,都会立刻感到赏心悦目,一片祥和。红,黄的主色调,张扬着中国味;明快 的中国地图,和汉字图表洋溢着中国情。无论大人孩子,走进教室的第一句话都是:这间教室太可爱了!就是因为这间教室太可爱了。有一个别的班的孩子,竟趁大 家去午餐,教室里没人的机会,偷偷溜进来一次。张老师就这样,把中国文化的第一缕阳光,快乐地撒进了20个五岁的幼儿的心田;这些美国父母回馈来的信息 是:他们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自己的班。

二, 真正的汉语认同是家长帮助孩子学好汉语的关键

我们班的20个学生,都是纯粹的美国孩子(其中有四位孩子的家长是老师);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亲人都没有任何中文背景,对汉语一无所知。但他们都有一个共 同的渴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汉语。他们把孩子整个地交给了老师。这些父母不但让孩子们天天在学校和老师用汉语学“中文”“数学”“社会学”知识,而 且还常带孩子们去吃中餐,到图书馆借中文图书看,给孩子买和中国文化有关的饰物和玩具。培养孩子们对中文的感情。有些孩子们会把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大家分 享;更重要的是这些父母每天双双来接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一天的表现情况。很多父母每天都要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在他们不懂汉语的状态 下,他们非常了解自己孩子每天汉语学习的进步情况。这些家长真正对汉语的情感认同,让我这长期在华人的中文学校工作的人,都感到震撼!我认为这些父母给他 们的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孩子学好汉语的关键。

三,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孩子们汉语学习的重要条件

张晓霞老师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完全用中文上课。从一开始的纪律要求,到上课的内容,完全讲汉语;所有的作业不见一个英语单词,都是用汉语出题,汉语要求。 让我惊奇的是两周后,她们不但明白张老师用汉语说的话,而且还会学着张老师的样子说“收拾干净!”“排队啦!”“不说话!”“我可以去厕所吗?”等等。

在我们的课堂里,没有美国学校常见的惩罚___(timeout)。班里也没有公认的坏学生。并不是班里的学生都好,而是张老师利用一切机会激发所有孩子 的积极性;尽最大的可能把最不听话的孩子团结到好学生的团体里来。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保护每一个五岁幼儿的自尊心。即使个别孩子情绪不好,张老师都及时打 电话,发邮件和家长沟通情况,有的放矢的管理学生。因此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老师,喜欢来学汉语。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没有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幼儿,也没有不学或厌 学的幼儿;课下的家庭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一个月下来,这20个幼儿已经能熟练认读几十个汉字;熟练阅读十几个句型,而且在每天的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他们 能熟练的用汉语从1数到100 ,而且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和中文“一到一百”的对应关系。孩子们还学会了好几首中文歌,中秋节的时候,我们班还给全校的小朋友表演了一个节目。

学校开学三周后,开家长会上。每个孩子在这间教室里都露了一手,墙上,黑板上的字,父母随便指,孩子立即认读出来。所有的父母都确认自己的孩子能从1数到100后,满意地领着孩子走了。

四,选择适当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是搞好汉语教学的基本保证

巴尔地摩国际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她目前有四个专业,全部是浸润式教学。没有专门的教材。张晓霞老师所用的课堂教学材料,基本上是她在参考别的教材的 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特点,自己选编的;所有的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早晨作业都是她自己设计,制作的。因此她的教学计划也是她根据孩子们的吸收消化 情况制订的。

张老师有很强的美术功底,她设计的作业就象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做她的作业,不但没有压力,而且是一种享受,孩子们比着看谁做得漂亮。孩子们最兴奋的是自己的作业被贴到墙报上展览。

五,合格的教师,注重自身修养是搞好汉语教学的重要因素

每天送走所有的孩子们。张晓霞老师总是和我一起讨论一下,一天的得与失。哪些地方我们做得不够好,还要改进;哪些纪律较差的孩子今天有了进步;哪个孩子有 了新问题,需要和家长沟通情况;每天她想的是怎样让这些孩子感到更温暖,。同时,张晓霞老师有丰富的教师经验,但晚上还在大学里选修《教育学》《心理学》 的课程。把握最新教育动态;冲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能够受聘于巴尔 地摩国际学校,我感到很幸运!我不但能够和张晓霞老师这样优秀的老师合作,能够从她身上学到很多新东西;而且我进一步了解了那些纯粹的美国人,对汉语认同 的真切情感!他们激励着我尽全力去工作。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我们更多的中国人和美国人成为朋友!


此文最先由陈晚(水影儿)发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cefc10100b37z.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后,被<笑哈哈乐园__每日博文精华> ,<张飞审瓜瓜的博客>等多个博客加为精华博文,收藏。在此向各位敬谢!


教师心得

怎样克服孩子的读书障碍?

哈维中文学校教师史静梅
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说中文
父母在家庭是否与孩子用纯粹的中文交流是孩子学习好中文最重要的捷径,也是孩子们最后能理解父母苦苦接送孩子,盼望孩子们学好中文的重要原因。在我几年的 海外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我当堂听写,组词,造句,或看图写话时学生表现不同(学《马立平中文教材》的除外)。福建籍的,父母没有很高学历的孩子们, 学中文,多数要好于中国其他任何省籍(包括福建)的、父母获得较高学历的孩子们的多数。
为什么?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来自这两种不同家庭环境的华裔孩子,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福建的,父母没有很高学历的孩子们,在家完全用中文和父母交 流。一来这类家庭更倾向中国文化传统,二来这类家庭的父母多认为自己的英语不如自己小孩。为了了解他们,不养成和他们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父母获得较高学历 的孩子们,在家多用英语,或用夹杂着英语单词的中文交流。这类父母更期望孩子说一口标准流利的美国英语,也有的父母试图通过和孩子们用英语交流,来改善自 己的外来口音。第二,福建的,父母没有很高学历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多从事餐馆等工作,工作时间较长,他们都没有时间陪孩子们写作业,包括中文作业。许多 孩子,必须自己快速独立完成作业后,其他时间要帮父母到自家的店里工作,必要的时候,他们很小就是父母的小翻译。他们的相对独立性较强,课堂在没有父母的 状态下,发挥较好;父母获得较高学历的孩子们,父母有较多的时间陪孩子们,他们的中文作业希望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对父母多了一点依赖,少了一点独立思 考。多数孩子家庭作业做得很好,课堂独立完成任务就差一点;第三,父母没有很高学历的孩子们,父母没时间送他们去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但他们都在意自己的 孩子将来懂不懂中文?他们的父母会相互合作,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学中文。没有其他课外活动分心,他们也很珍惜父母能抽时间接送他们。多数孩子在中文上 用心就更专。回家他们常要求父母同意他们先写完作业再去店里工作;父母获得较高学历的孩子们,父母有时间送他们去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同时要完成各种活动 的作业。他们的父母更在意他们长大能否融入主流社会?他们的中文作业常常是在下次上中文课前突击完成。
华人家庭如果不用中文跟孩子交谈。把原本很容易提高孩子的听力,增强孩子的语感,扩大孩子的词汇量的机会放弃了,把可以利用的宝贵的语言资源白白浪费掉 了,让孩子失去了家庭这一学习中文的语言环境。甚至有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不理解:从小妈妈就告诉我是美国人,为什么又要我去学中文?
鼓励孩子读中文
长期的观察,我发现一般初学中文的孩子学习中文的热情较高。对老师和家长的话基本是言听计从。作业完成得也认真,回家也会抱着中文课本,哇啦!哇啦!读一 阵子。学过两年后,随着知识的加深,难度的加大,正规英语学校的学习负担加重,课外活动的增加,孩子和家长会对中文感到厌倦。最让人头痛的是,读中文书。 一来,中文书远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不好理解。二来,中文的特点,发音和字没关系。不象英语认不认识的字词,都能拼读出来。这也是许多西方人认为中文非常 难学的原因。另外,孩子又必须完成正规英语学校的英语图书的阅读作业,需要时间。孩子读中文,磕磕碰碰,怪腔怪调,会招来家人的批评或嘲笑;读英语,流利 顺畅,字正腔圆,会赢得家人的夸奖和赞赏!这就更促使孩子们不想读中文书。许多孩子已经学了近两千生字,因不能经常同步阅读或朗读。把本来学得很好的字词 都忘了。在一所中文学校,我亲眼看到一位年轻的中文老师艰难地,又十分耐心地,辅导两位老师们公认的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中文的儿童课外读物。之所以艰难是 孩子实在不想读书,所以老师得变着法儿哄着他们读。
我也为海外有这样敬业的年轻中文教师而感叹!我很奇怪,怎么这么好的学生,就想贪玩,不爱读书呢?后来,学校组织他们去图书馆活动。这两个孩子在图书馆, 抱着英文书,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连头也不抬。最后临走又借了一摞书回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原来他们不喜欢读的是中文。
我 们中国人,自古就把“学习” 叫“读书”。中文里“学习”和“读书”是同义词,不“读”就不能称其为“学习”。读包括朗读、阅读。朗读就是大声地读,自己能听见,别人也能听见。老师讲 过的课文要朗读,这种朗读不是平时的日常会话所能替代的。朗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陶冶孩子们的性情,体会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别。其次是阅读,阅读既可以 是一字一句地精读,也可以是一目十行地泛读。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人在掌握了基本词汇的用法以后,即有了基本的语言能力以后,语言能力 的进一步提高就靠阅读,古人“读书破万卷”就是这个道理。而大量的阅读只能在家完成。这就要靠家长的支持!如果孩子们学中文,不阅读,不可能巩固已经学会 的词汇,不可能把孩子们对“词汇”的“暂时记忆”变成“永久记忆”。也不可能明白和体会中文的美妙!当然也更不会对中文产生兴趣。到头来我们还不停地抱怨 孩子:学了就忘!什么也没学会!
启发孩子爱中文
中文是世界上最凝练,最智慧的语言;同一件事,用中文表达,所需文字最少。然而,孩子们生活在美国,英文是最有用、最方便的语言。我们只能想办法启发孩子 喜爱中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说中文就是把学中文变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苦差事;许多孩子们自然就会产生自己文化的认同感,我的爸爸妈妈是中 国人,我就要用中文和他们说话。一个从小就和妈妈用中文交流感情的孩子,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不可能对中文恨之入骨!当然,老师在课堂上也要力求课堂生动有 趣!让每个孩子来享受中文,而不是饱受中文的折磨。从而,孩子们就会对自己中文学得好而感到自豪!他就会说:我的爸爸,妈妈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说心 理话,孩子们也挺不容易的,他们小小年纪,要面对我们家长和各学科不同文化塑造的各种老师,孩子学习中文的时间确实又不多。每周在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小时, 在家学习时间也不一定有固定的保证。如果作业完成,最好能有一点读书时间,若每周坚持这一,两小时,持之以恒,定见成效!上学年,哈唯中文学校教务长郭唯 倡导组织的“读书有奖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收效。我班几个参加这一活动获奖的同学中,就有两名同学一改原来不讲中文的习惯,而且,中文朗读修正了原来的美 国音儿。这就是家长,学校配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关网页连接:
本文发表于全美中文学校协会 《季度通讯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