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国华星汉语学校 作者: 史静梅 (原文在大华府《北美中文网》发表)
在国内上师范的时候,教学法老师教了不少能马上在课堂上用的方法。可是五年的师范下来,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的pedagogy是什么。字典里解释 pedagogy为教学法,但在马里兰大学教育硕士课程中却是把pedagogy作为教育的哲学根基,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的方法,教育的最终目标的统 称。在国内时,不管是我在读的学校,还是即将就业的学校,注重的只是我们这帮年轻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却没有费力去问我们的pedagogy是什么。可能 是在那个环境下,好的考试成绩以及更高的升学率就是默认的指导思想。
拜读了曾在中国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的美国华裔小学生家长高钢的文章《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颇有感触。高先生文中:这叫作业吗 ? 一看儿子 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 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 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 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 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 ? ” , “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 ?”, “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 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分明是竞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 ! 而此时,我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 和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 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 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 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 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 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 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 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高先生的文章,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高先生的献身说法,我感同身受。我也认识一个和高先生儿子年龄相仿,来美国受教育的孩子。这孩子也重复着,高先 生儿子的生活。他的作业,也一次次受到同学的欢呼;也一次次被老师收藏。为了辅助他搞清“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他曾买下了一家中国店里的所有关于 “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文影带(其实早已没人租借这些过时的带子);又去美国图书馆借来关于“二次大战”的英文影带。对照着看,客观的分析。看着他能用哲学的 方法思考。孩子的父母内心,对美国老师无限感激。然而,就是这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SPECIAL”的孩子;一到考试就败北,孩子和家人都很受挫折。
我也认真地帮他查原因。我认为:孩子在接受美国教育的过程中,变得开放,宏观,大气;但他也放弃了中国教育的认真,扎实,和一丝不苟;许多该掌握的,他没 有记住。所以,如果计算器没电;电脑出了问题;图书馆关门,就不能完成作业了。所以,一到考试就不“POPULAR”了。在我童年,就已经懂得了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是吸取古代文化遗产中有益 的、精华的成分,为现实服务。一切文化艺术都是在继承、借鉴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洋为中用”,就是学习一切外国文化成果中有益的东西,大 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为丰富发展中国的文化服务。各民族的文化之间从来都是互相吸收共同发展的。
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利用暑假班,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在“华星汉语学校”用“三锐公司”提供的教材,搞了一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学实践。我们吸取中 国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和美国教育的教学方法: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把二者兼容并蓄,融为一体。
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们让生在美国,5—8岁的十几个孩子,熟练掌握了500个汉字。孩子们不但会认读,而且能准确领会字的含义,达到内化,融会贯 通,变成他们自己灵活掌握的知识。孩子们在学会这500字的同时,也学习了宇宙形成,自然万物,和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她五千年的历史。而且不用家长帮助孩子 学习,不用家长督促;反到是孩子们追着家长提问题。课下,孩子自己主动到家里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览。许多生长在中国的父母,竟不知三皇五帝是谁? 我们生在美 国的孩子兴奋的教爸爸妈妈。有的孩子天真地告诉我:老师,我的中文比爸爸妈妈好;孩子们也终于明白“旗袍”不叫“唐装”。他们知道“清朝”和“唐朝”的不 同。看到孩子们的飞跃。我们不得不相信__出生在美国的孩子,两个月学会500个汉字不是神话。如果您不相信,您可以到华星汉语学校来看看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